• 2024-11-01
    10月23日上午,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董事长兼总经理魏云一行,前往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勘察院”)座谈,加深彼此之间了解的同时,深入探讨了未来的合作模式,凝聚共识,共话发展。 中航勘察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磊对我方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会前带领我们参观了公司展厅,我们认真聆听,全面了解了中航勘察院的发展历程、业务情况及核心技术能力。 座谈会上,李磊重点介绍了中航勘察院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在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升级方面的能力建设、服务保障等情况。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多个项目展示了公司设备研制、数据统计、过程分析、智库评价的全过程一体化服务能力。 魏云对中航勘察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江云智能的基本情况、所获资质、在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产业深耕的十余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做了详细介绍。随后,解决方案部经理李振军也向中航勘察院一一展示了江云智能的解决方案和软硬件产品。 汇报后,中航勘察院各与会人员均对我司在生产经营、...
  • 2024-10-14
    监测感知数据是构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推进物理流域监测系统科学建设和高频乃至在线运行,提升水利对象全要素和治理管理全过程智能监测感知能力,为数字孪生水利的高保真建设运行提供有力算据保障,支撑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驱动引领水利高质量发展。 总体框架 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如图1 所示),是应用多种监测技术装备方法,在时空、范围、精度、频次等方面协同融合,实现水利对象全要素和治理管理全过程智能监测感知的网络。 其中,“天”主要利用光学遥感、SAR(合成孔径雷达)、重力、气象卫星、北斗等技术装备,实现对流域下垫面、河湖水体、洪涝灾害、工程面貌等的大尺度全局监测感知;“空”主要利用无人机、高塔等设施设备,搭载激光雷达、天气雷达、测雨雷达等监测仪器,实现对水域岸线、蓄滞洪区、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的地形、雨情等要素的中小尺度高精度动态及时监测感知; “地”主要利用雨量站、蒸发站、地下水站、土壤墒情站、视...
  • 2024-09-29
    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23.7”特大暴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此次暴雨也造成了该系统部分站点不同程度的毁坏,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有幸参与到本次重建项目中。 依据十余年来为北京市各区县提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的丰富经验,江云智能在房山区、门头沟区进行了现场勘察并科学选点,完成了共计15台/套的监测仪器设施的维修、重建等工作,保证了所监测区域能够得到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的监测。 项目部分建设现场 2024年9月20日上午,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以下简称“市灾防所”)组织召开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仪器设施重建项目第1~第3包验收报告评审会”,吴彬(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院地灾防治部副主任)主持会议,市灾防所主要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同时,此次会议还邀请到以张鸣之(教高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组长的专家组对项目验收报告进行了评审。江云智能作为本项目第3包的中标单位,在会上从项目概况、设备性能指标、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试运行...
  • 2024-09-14
    9月12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武汉发布《2024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为1431点,同比增长9.07%,产业正在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多年来,我国北斗产业始终保持了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态势。从国家“十四五”规划,到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推动北斗规模应用。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连续发布文件,在明确北斗系统在重点领域的应用任务的同时,也设定了到2025年底物联网装备全面更换为北斗设备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确保了国家信息的安全。 目前,在自然资源、水利水电、应急指挥、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数字基建、林草农业等多个行业,已经开展了北斗应用的相关建设任务,以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 相关政策: 《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要求不支持北斗功能的物联网装备,要在2024-12-31日前全部停止使用,支持GPS&北斗双模的物联网装备,要在2025-12-31日前全面更换成北斗设备。 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自创立以来,一直深耕防灾...
  • 2024-09-06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要求,加快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深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近日,水利部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水资源监测体系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基础性支撑,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的关键手段。近年来,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与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水资源监管工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   《方案》要求,要紧紧围绕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立足已有工作基础,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以满足水资源管理需求为目的,以提高监测计量覆盖面、提升监测计量数据质量、加强监测计量数据成果应用为重点,健全责任明确、支撑有力、监管有效的水资源监测体系。   《方案》要求,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较为完善、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相适应的水资源监测体系,水资源前端信息采集、...
  • 2024-08-16
    2024年7月25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在水利厅办公综合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项目合同验收会”。刘斌副主任主持会议,厅防御处、厅运行管理处相关负责同志,自治区水文水资源中心、自治区水旱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厅网信办)、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服务十部、包头市水务局、呼伦贝尔市水利局相关人员,中心项目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同时也邀请七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评审。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作为本项目承建单位之一列席参会。 项目合同验收会现场 项目合同验收会现场(右一:江云智能软件开发部副经理-罗美林)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建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建设情况汇报,监理单位监理工作汇报,以及江云智能同其他各承建单位项目工作总结汇报,同时审查了项目验收文档,观看了系统功能演示,经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项目通过合同验收。 专家组评审现场 数字孪生流域是一种新兴的水...
  • 2024-08-15
    近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 深入推进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部署,明确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的有关政策、举措、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总体制度性安排和工作布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蕴含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丰富的实践意义和令人瞩目的世界影响,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生态保护修复的顶层设计,《意见》要求,各地要深入学习和运用“厦门实践”经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大美自然”;建立健...
  • 2024-08-07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多地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汛救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自然资源部牢牢扛起地质灾害防治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重大政治责任,筑牢思想防线,提升防范能力,坚决打赢关键期防灾“主动仗”。 早研判早部署,下好防灾“先手棋” 今年,我国气候年景偏差,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江河洪水发生早、发展快。特别是入汛以来,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遭受了多轮次强降雨,多地遭遇突破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袭击,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强降雨在多地形成严重洪涝灾害,也引发了点多面广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严峻的形势,自然资源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始终紧绷防灾减灾救灾这根弦,不断织密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范的“安全网”。 立足早研判、早调度,自然资源部开展了一系列部署。 主汛期到来之前,自然资源部于4月21日召开2024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会议,...
  • 2024-07-22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学术交流会在昆明召开,国内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专家、学者共聚春城,围绕“地质灾害预警防控科技创新成果”主题,对地质灾害预警防控理论、技术、方法、装备等方面的最新创新成果进行交流。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作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气候变化驱动下华南滑坡风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依托(共建)单位之一,受邀参会。 该项目在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综合论证结果公示 交流会现场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时贵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副司长何凯涛、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唐正国、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卫国、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何革伟出席会议,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局长吴先勇主持会议。 多家创新平台和多个省份的地质环境监测单位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交流,共论科技创新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江云智能参与其中。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是全球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社...
  • 2024-07-17
    7月12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维到市地勘院灾防所调研指导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升工程。 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周同伟,委二级巡视员于秀治,委地勘处、研究室、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一同调研。市地勘院领导李文忠、刘连刚、刘少敏参加调研。 调研中,张维同志深入了解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升工程项目进展,包括决策指挥大厅改造、平台调研、平台功能开发等情况。 张维同志就“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指挥平台”建设提出指导意见,一是提升平台应用层级,加强委、院两级的组织领导,聚焦应急指挥和监测预警两方面强化平台功能;二是提升系统的应急指挥决策水平,确保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并积累数据和管理经验;三是充分体现系统的决策价值,在汇报展示中充分体现平台的分析研判、预警预报、应急响应、决策支撑作用;四是用好用活用足平台,充分利用每一次降雨的数据资源,进行平台模型运算演练;五是深入分析研判台账外发灾点的原因和规律,用案例、数据支撑决策,提升风险研判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六是委要加大协调力度,院要组织攻坚...
  • 2024-07-04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自然资发〔2024〕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促进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提出以下举措。 一、优化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任务布局 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深地资源勘探开采、深海深渊系统认知与海洋极地资源环境安全保障、智能化测绘与地理信息安全、土地系统科学与国土空间数智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论与资源资产核算、土地退化与防治、生态系统安全与保护修复、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与自主模式等自然资源重要基础研究方向,面向重大应用场景,强化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提供关键理论和方法支撑。鼓励学科交叉...
  • 2024-06-14
    近日,由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参与起草的《森林草原火灾监测技术规范(T/CCPEF 079-2024)》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于5月29日经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批准发布,并于6月10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标准公告 江云智能作为起草单位,董事长兼总经理魏云、副总经理刘耸柏作为主要起草人,名列《森林草原火灾监测技术规范(T/CCPEF 079-2024)》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规定了包括地面监测、无人机监测、卫星监测等森林草原火灾数字化监测技术的基本要求、实施流程、技术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涉及视频、无人机和卫星技术的森林草原火灾监测技术规范,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它的发布与实施为安全监测领域提供了标准化依据,规范了各相关技术在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领域的应用,同时也提升了我司所对应专项解决方案的专业程度。 江云智能专项解决方案——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 江云智能相信,...
  • 2024-06-03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4年第9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批准19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其中包括6项北斗国家标准。 公告显示,北斗国家标准分别为《基于北斗区域短报文通信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服务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体要求》《基于北斗区域短报文通信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服务技术规范 第2部分:船舶地球站》《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信息接口 第1部分:用户管理模块接口》《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信息接口 第2部分:通用数据接口》《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用户终端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模块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此外,根据国标委近期发布的《关于下达2024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北斗国际搜救返向链路导航模块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等9项国家标准正式下达计划并启动起草工作。 近年来,北斗标委会统筹开展北斗卫星导航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立项国家标准63项,正式发布45项...
  • 2024-05-31
    5月28日,2024年广东省地质灾害野外观测站和模拟试验场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实施方案线上评审会顺利召开,本次评审会由业主单位——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郑志文主持,特邀请到张作辰(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俄罗斯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任专家组组长,李铁锋(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副主任)、陈红旗(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应急协调室主任)、朱照宇(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院员)、刘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一所所长兼院副总工程师)、蒋小珍(博士,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和于奭(博士,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六位专家任专家组组员。 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作为本项目包组1:野外站场地租赁和科学观测网建设的承建...
  • 2024-05-22
    5月15日,北京市地质矿产勘察院技术质量部主任刘清晓、副主任马静晨、二级调研员赵忠海、技术质量部曹炳强一行,赴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突发地灾监测预警系统运行项目和仪器设施重建项目野外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作为灾防所这个两个重点项目的承建单位之一,随灾防所所长赵亚林、地质灾害监测中心主任胡福根及地质灾害监测中心副主任任凯珍等项目组成员陪同检查。 灾防所项目负责人任凯珍汇报了项目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下一步计划等内容,介绍了房山区张坊镇东关上村桃花港沟泥位监测仪器水毁和重建情况、视频维护流程等。检查组与项目组就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网重建和优化、技术支撑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刘清晓主任对项目工作进行了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从三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和重建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在汛期前须完成所有野外专业监测仪器设施维护维修和水毁仪器设施重建并正常运行,继续有效支撑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重建项目在监测仪器设施...
  • 2024-05-15
    2024年5月11日,北京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云智能”)再添科技硕果——申请的发名专利“一体化温度水位电导率地下水采集水质分析装置”(专利号:ZL202311354995.7)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我们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专利简介】 本发明在数据预处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影响,以姿态变化和布线距离实现数据补偿,使得整个测量过程数据精确,最后由主控中心将采集的地下水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实现地下水的水质监测。 装置分为数据传输终端和水质分析传感器两部分,水质分析传感器放入水中进行数据前端采集,数据传输终端放在地面进行数据分析及传输。系统工作流程为:将数值分析传感器投入被测井布设,当放入稳定后通过传感器内部压力、温度以及电导率等前端探测器对当前位置地下水信息进行采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内部算法进行预处理,得到检测数据并进行本地保存;数据传输终端在需要是通过485通讯线缆读取水质分析传感器内数据,之后对数据进行前端分析,根据相关规则通过4G信号将数据发送给中心服务器。 这...
跳转至
  • 在线客服
  • 客服电话:400-847-1898